查看原文
其他

泪奔!昨日重现!老毕节人的这些记忆!

云上毕节 云上毕节 2022-03-30

今年5月26日

本公众号推送了一条乡愁满满的链接

他们用画笔还原了老毕节人的记忆,看完泪奔!

该链接推出后

大伙儿直呼没看够


今天

毕节人吴长敏、孙智军

两位客居异乡的画

再次为小伙伴们带来走心作品

↓↓↓


童 年 记 忆


▲人民剧场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六十年代初,家乡毕节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。那年月,当一座雄伟的西式建筑开始屹立在家乡老城的中心时,家乡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剧场。


▲毕节一中◆油画(孙智军)


毕节一中,当年是毕节地区的最高学府,他的前身是毕节弘毅中学。当年的毕节一中,那三层高的教学楼朴素、庄重,一、二层是初中教室,第三层是高中教室。一代代的毕节学子,在这里完成了由少年到青年的蜕变,像一批批雏鹰,从这里飞向广阔的天空,飞向全国,飞向外面的世界。


▲毕节电影院◆油画(孙智军)


位于威宁街上毕节邮政局旁边的毕节电影院,当年可是毕节人民享受文化的最高境地了,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,看电影可是一种“奢华”的享受。

▲洪家山招待所 ◆钢笔画(吴长敏)


说起洪家山,家乡老一辈人都知道,就是现在的洪山路,现在的洪山大酒店前身,就是原来的洪家山招待所,是当年地方政府接待上级领导的地方。


洪家山招待所,那略显西式风格的招待所接待小楼,曾经是多少年轻人的向往。许多年轻人都把这里作为照相留影纪念的好景致。

▲小人书摊摊◆油画(孙智军)


那些年头,家乡老城的街头巷尾、屋檐下,连环画小人书摊是小伙伴们的街头图书馆。花上三分五分钱,便可在一个精彩的图文并茂的故事里快乐地度过半天。

▲洪家山瓦窑上(吴长敏)


在洪家山中段,有一个叫瓦窑的地方,那些年称为洪家山瓦窑上,顾名思义就是烧砖瓦的地方,那里有糯糯的、黏黏的白泥巴,是童年伙伴们做叫ju ju笼的好材料。


放学时分,小伙伴们躲着踩泥工人,跑到踩泥塘边,双手挖起一大块白泥巴就开跑,回到家里就开始建造叫蛐蛐的高级住宅了,那个年代,真正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三层以上的叫蛐蛐笼,可以打遍通街。

▲印象百花山◆钢笔画(孙智军)


百花山,长长的坡巷,窄窄的路面,路面的石块被磨得圆润光滑,每到下雨天或是冬天结冰,有学生经常在这里摔筋斗。坡巷的尽头是毕节一小,许多人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,人生的第一"桶"知识,也是从这里获得的。

▲拉板板车◆钢笔画(孙智军)


老一辈人都知道,那些年家乡老城重要的短途运输工具,便是这板车了,有句言子说:“七十二行,板车为王,肚皮拉大,颈子拉长…’’,说的就是这拉板车行当了。


▲马哥头◆钢笔画(孙智军)


老城窄小的街巷里,常有驭货的马匹穿行,牵马的汉子被叫做“马哥头”,他们上身穿有围一圈口袋的马甲,下身着大喇叭裤脚,吹着粗糙的山歌口哨,走乡串巷,运输货物,那时看起来是一份不错的职业!


▲排队买豆花◆油画(孙智军)


手捏着一张“豆腐票”,在烟熏火燎的街道豆腐厂排着长长的队,看着几位老伯娘忙碌了一个上午,终于能在家人的午餐桌上摆上一碗水豆花,当然少不了家乡人喜欢的辣椒蘸水。


那年头,买什么都要票证,买什么都要排队,排队买豆花仅仅是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的缩影。

▲南关桥水井台◆油画(孙智军)


南关桥头,原税务局旁边曾经有一口水井,带给附近居民许多方便。那年头,顺着桥头边上的石梯,下到井口边上,捧着打水桶喝上两口,真的爽爽的、甜甜的,凉到心里。

▲南关桥头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南关桥, 曾经是家乡老城区连接几条主要街道的交通要道,也是城市人流的聚集中心。每到傍晚,南关桥头更是人头攒动,桥头的臭豆腐干摊摊摆了一排,老远就闻着那豆腐干的麻辣飘香,河风吹来,品尝着家乡特有的麻麻的、辣辣的、香香的豆腐干,真是一种绝妙的享受啊!


▲花牌坊印象◆钢笔画(吴长敏)


花牌坊的故事,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但是花牌坊的地名,家乡人们都知道。花牌坊,位于毕节往海子街方向的出城口,据说,好多年以前,在这个地方的靠山脚一面,有一座修得非常精致壮观的石制牌坊,人们称之为花牌坊。

早些年,牌坊下面的小路,是人们进出城的主要通道,后来修毕节到叙永方向的公路,就把这座牌坊拆了,于是,这里就永久性地留下了花牌坊的地名。

▲猪市坝的记忆◆油画(孙智军)


在老城珠市街向粮食局方向的尽头,有一片大块的空地,每到赶场天,这里便成了熙熙攘攘的市场。那些年,猪屎坝成了这个片区的集散交易中心,就是现在农村赶场的坝坝,现在是见不到了。

▲老毕节三小印象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毕节三小的原址,是当年的毕节文庙,人们描述老三小旧貌的时候,免不了提到当年右边石坎下那口井和石梯平台上“文武官员到此一律下马”的石碑。今天,那口井和那块石碑当然是见不到了,但当年拾级而上的台阶那种威严和肃穆还依稀可感。


街巷深深


▲炒米糖开水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六、七十年代,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吃过,甚至没有看到过炒米糖开水是什么样,但几乎没有人没听过 “炒米糖开水” 的吆喝。每当夜幕降临时,长声吆吆的“炒米糖开水”的叫卖声,便回荡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中,至今,“炒米糖开水”的叫卖声,还会久久地回荡在老毕节人的心中。


▲烤豆腐摊◆粉笔画(孙智军)


那些年,家乡老城的街头巷尾,都可以见到烤臭豆腐干的摊摊。炭火烤得鼓鼓的豆腐干,用刀从中划开,加入配好的辣椒面,那味道只有家乡毕节能有,不论男女老少都乐意在这炭火边享受一番。


▲桥头补锅匠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在家乡老城里,补铝锅的活技,偶尔还能看到,但是补铁锅的根本就看不到了。那些年,街边桥头一小块空地上,补锅师傅架起小炉火,接上风箱,重重的铁锅放到一个木架上,炉火上,一个碗一样的容器,装着碎铁化成的铁水,用棉布瘫着炭灰,红红的铁水倒在灰面上,对准铁锅的漏洞处,上边用棉布卷起的柱状棉棒两边一按,一股青烟之后,便在铁锅漏洞处,压成了一个铁粑粑,按收钱标准,这个铁粑粑叫做一叫,一口铁锅按几个铁粑粑就照几叫收钱。


▲磨刀匠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菜刀,家乡人叫做白刀,卷了钝了总得磨一磨,那年头,大街小巷扛着个木架子的磨刀师傅,吆喝着磨白刀特有的喊声,挑个要磨刀的人家门口坐下来,就开始干活了。


▲烤臭豆腐干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那些年头,三三两两的小伙伴走到小街上,巷头边,找个烤臭豆腐干的摊摊坐下来,或选那种烤得黄黄的、鼓鼓的,或选那种烤得干干的、瘪瘪的,蘸着那红红的、麻麻的、辣辣的海椒面,真的好香好香!

▲敲叮叮糖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那些年,深深的街巷中,经常会听到一声声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,那声音对童年伙伴们好熟悉!好具有吸引力!一位挑担子的大叔,后面跟着几个童年伙伴,手里举着牙膏皮之类的小东西,那些小东西可以换到一小块麻糖,就为那一小块麻糖,成了伙伴们在家里面翻箱倒柜的理由。

▲老城墙下理发摊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老城墙下,一面镜子挂在城墙砖缝上,一个洗发架,两张凳子,便是一个像样的理发摊子了。有时候,撑个伞或者拉一个小帐顶,即可遮雨,也可以挡太阳。


城墙下的理发师傅,那年月经常到铁匠街的人都认识他,大多数人都叫他哑巴。

▲爆米花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爆米花,是那个年代娃娃们的最爱了,深深巷子里,娃娃们捂着耳朵,看着师傅认真地操作,就只等那砰的一声了,因为那一声过后,地上会撒下好多白花花的包谷米花,那时候,就是各自显身手的时候了,争抢了一会儿,各自的手里都会捧着多多少少的一些爆米花。


▲ 即将消逝的街巷◆中国画(吴长敏)


家乡老城那些深深的街巷中,藏着老一辈几代人的故事,那破损的青砖墙,走得光亮的石梯坎,木的房子,木头的门,都镌刻着几代人的沧桑、幸福与和谐。



老城老龙门


▲七道坎周家龙门(吴长敏)


七道坎落水洞,是当年古道路转向运输公司的三角地带,那些年,这里曾经坐落着一个独立的龙门,叫做周家龙门,和其他龙门不一样的是,周家龙门的大门不是对着街面开的,而是从街的侧面进门的。


有一年,一场大火烧毁了周家龙门,政府便在周家龙门的原址上,建起了托儿所。如今,七道坎落水洞的那条沟早已不在了,但是通往毕节老客车站的那条小路还在。


▲毕节老龙门◆钢笔画(孙智军)


家乡的老龙门,是老城市民重要的居住形式,类似于上海的弄堂或北京的四合院,使人有强烈的归属感。据说,当年家乡老城大大小小的老龙门,有100多座。


▲老龙门印象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那些年,家乡老城大大小小的街道上,都有着各式各样的老龙门,家乡的老龙门,大多都是中规中矩的,正面两扇大木门进去以后,中间一个露天小四合院,两面是厢房,中间是正房,小的龙门一家人住,大的龙门住好几家人,当然,富人家的龙门格局就大不一样了。

▲老家老龙门◆钢笔画(孙智军)


家乡老城的龙门,是邻里之间集聚的温馨小院,龙门里充满了聚居生活的家长里短,也充满了让人永远回味的故事。


▲龙门深深◆综合材料(吴长敏)


这是老城区古道路上某家龙门的真实写照,早些年,这个龙门分为三个院子,院子互通,住着一大家族人。如今走进这个龙门,已经很难找到当年家乡老城龙门的典型特征,为了方便生活,里面居住的主人用砖把木质风格的龙门分隔了。


龙门深深,深深龙门,家乡老城龙门的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......


老城墙下



▲老城墙下 童年乐土 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家乡古城墙,始建于明朝初年,初建时分设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道城门和一道取水之门(水东门)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几经沧桑,留下了原铁匠街旧址旁的一处老城墙。老城墙,见证了家乡毕节风雨沧桑的变迁。


▲铁匠街◆粉笔画(孙智军)


老毕节水东门城墙下,曾经有一条老毕节人家喻户晓的街道——铁匠街。那些年,这条紧靠老城墙的不足百米的小街上,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响彻街头街尾,红红的炉火映红昏暗的铺房,各家生产的铁锅、菜刀、火钳、锄头、镰刀摆满柜台,挂满门头,甚至挂在了老城墙上,玲瑯满目,形成了毕节老城区独特一景。今天,那情那景已经远去,只留在上年纪人的记忆深处了。


▲铁匠街印象◆综合材料(吴长敏)

新街上铁匠街口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城墙,对于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城来说,无疑是历史的见证。当年新街上一段残缺不全的城墙,成了家乡老城几百年历史的见证。


那些年,残缺的城墙还在,新街上铁匠街口就是就是顺着城墙延伸过去的,从街口到铁匠街西面,卖铁件的、打铁的、卖小农具的,撑起了铁匠街的脸面和历史。


▲老城墙的记忆◆丙烯画(吴长敏)


在手机上看不过瘾

没关系

这场

《守望乡愁——毕节老城记忆美术作品展》

在毕节城区就可以看到

明天(9月26日)下午15点

人民公园内文笔书画院门前

让我们

一起去邂逅这场乡愁画展



吴长敏、孙智军两位客居异乡的画家,凭借对家乡的一片炽热情怀和浓浓的乡愁记忆,以家乡那条河、老城老街、老龙门、老城墙、童年记忆、街巷深处、家乡名胜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作选题,潜心创作了80幅毕节老城记忆的美术作品,在中秋、国庆期间奉现给毕节乡亲


据了解

画展将从9月26日持续到10月8日

在此期间小伙伴们都可前往观看

云妹子相信

看了两位画家的美术作品展后

你一定会找到许多远去的老城记忆

勾起你对过往的甜美回忆


吴长敏简介




吴长敏,贵州毕节人。1966年毕节一中初中毕业,1968年上山下乡当知青。1971年参加工作到水钢观音山铁矿当工人。1976年调水钢党委宣传部,直至退休。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曾参加过贵州省、六盘水市及全国行业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获奖。擅长中国画、水彩画、剪纸、版画等绘画创作技法,退休后定居贵阳市花溪区。


孙智军简介




孙智军,贵州毕节人。1970年毕节一中初中毕业,1971年到中煤六十九处工作,并随单位转战河北唐山、邯郸等地,于2000年离开邯郸定居贵阳,从事建筑景观设计工作。河北邯郸市美术家协会会员,曾多次参加河北省、邯郸市美术作品展览,并多次获奖。擅长水粉画、钢笔画等绘画创作技法。


都看到这儿了
还不点击文末“在看”“点赞”给两位毕节画家打call吗



记    者:李新春

文    图:吴长敏 孙智军

本文图片已经原作者授权,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!

编   辑:吴   芳

编   审:邹江川

监   制:叶光良 

总监制:朱光伦

更多新闻


看完记得

点亮下方“赞”和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